华为空调一年省出300度电,雷军约战董明珠,格力凭何不降价能赚更多钱?

Connor 欧易okex注册 2025-09-08 8 0

盛夏结束,谁是热天空调销量的NO.1倒是炒得如火如荼,特别是在各家企业二季度财报竞相出炉的时候。

从价格战到舆论战,小米和格力的对手戏已经闹得沸沸扬扬,谁是第一也成为了数据维度之争。空调,是格力的主业,是小米的副业,这还不够新的搅局者又来了......

这一次则是华为,有媒体曝出“华为空调能效比格力高30%,一年省出300度电.....”以空调的“节能密码”APF为例,全名全年能源消耗率,格力目前最高是5.4,而华为一出手就是6.03,碾压了专攻空调20年的格力。不仅如此,资本市场上格力的“劲敌”奥克斯也要IPO了,而这位来自浙江宁波创始人也一直想重新洗牌空调市场。

低端市场有性价比高的小米,而中高端市场又迎来了华为,都说术业有专攻,但做副业的为什么能碾压做主业的?是董小姐的“疏忽大意”还是行业的迭代规律?还是互联网营销的各显神通?

华为空调一年省出300度电,雷军约战董明珠,格力凭何不降价能赚更多钱?

雷军“顾左右而言他”而董明珠“急了”?

@BT财经:格力和小米似乎都不愿接受自己行业第三的排名,双方大打口水战,却把奥维云网架在了火架上烤,因为双方提供的数据和截图都是来自奥维云网,却出现不一样的排名。

和小米空调只是小米的“副业”不同,空调业务是格力的主业,营收占比一直在八成左右,小米除了空调还有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等,而格力除了空调业务几乎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业务,这或是董明珠头疼的事。

随着华为鸿蒙智选空调的推出,董明珠的麻烦事将更多,此前可以攻击别家空调“没技术”,但她却很难用“没技术”来攻击华为,毕竟鸿蒙智选空调的APF值达6.03,而格力目前APF值最高才5.4。鸿蒙智选空调具备毫米波雷达AI人感技术、星闪连接等差异化功能。这种技术溢价直接冲击格力赖以生存的“舒适区”市场。

一向爱在社交平台发文的雷军在8月22日发了9篇,但没有一篇是关于华为鸿蒙智选空调发布会的,所发内容除一篇是自己年度82次健身之外都和小米产品有关,雷军没有发布华为鸿蒙智选首推空调的推文,不代表不关注该事件。毕竟空调业务也是小米营收增长的一大抓手。

华为鸿蒙智选空调的入局对整个行业都形成了多维度的竞争压力。其次是技术标准的重新定义,华为将空调能效标准从“新一级”提升至APF 6.03,实验室数据显示年省电520度,这促使其他空调企业加速技术迭代。华为的星闪连接技术,覆盖范围是蓝牙2倍,AI人感技术正在重塑行业标准。

展开全文

华为空调一年省出300度电,雷军约战董明珠,格力凭何不降价能赚更多钱?

开始打到董明珠老巢,“后发制人”的小米空调如何逆袭?

@蓝鲨消费:小米的成功还源于其独特的供应链管理模式。通过生态链战略整合长虹等成熟代工厂资源,小米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。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与格力自建工厂的重资产策略形成强烈反差,使小米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展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成本优势。这种差异化的商业模式,正是小米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。

董明珠“专利战”难阻小米崛起,格力面临转型挑战。面对小米的强势增长,2024年12月董明珠提及“专利侵权”争议,称小米曾因侵权赔偿格力50万元,但小米官方迅速否认了这一说法,表示“信息不实,小米空调不存在专利侵权,也未支付任何赔偿”

行业分析师指出,小米的成功在于“不颠覆赛道,而是优化赛道”——它并未挑战空调的核心技术,而是通过智能化、高性价比和互联网营销,重新定义用户体验。而格力若仅依赖专利壁垒和传统渠道,恐难抵挡小米的攻势。

根据数据合理分析,若保持当前增速,小米有望在未来几年冲击行业更前列的位置。与此同时,传统空调巨头格力正加速智能化转型,其最新推出的"格力+"APP和智能产品线显示出应对市场竞争的决心。

华为空调一年省出300度电,雷军约战董明珠,格力凭何不降价能赚更多钱?

来源:新浪科技微博

“内卷”鼻祖奥克斯,又杀回资本市场了?

@投资家:说起奥克斯这个空调品牌,也是家喻户晓的级别。它是中国较早一批杀入空调市场的公司,亦是最早一批把低价“内卷”、价格战带入市场的玩家。90年代,随着人们愈发追求生活质量,国产空调开始崭露头角,诞生了一批极具“前瞻性”眼光的空调创业者和生意人。

2015年,奥克斯遭遇至暗时刻,格力把它们告上法庭,“指出奥克斯涉嫌侵犯格力3项实用新型专利。”最终,格力胜诉。2017年,格力又发现奥克斯“侵犯了公司8个类别的空调产品专利”。法院判决奥克斯赔偿格力4000万元,专利索赔金额创出空调行业最高纪录。

格力赢了,董明珠扬眉吐气,开启“网红人生”。2015年,奥克斯研究“出海”,用廉价空调陆续攻占了巴西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美国、越南等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奥克斯征服了美国人,却被国内同行“打着跑”,城市打到农村。DeepSeek显示,主打三四线城市、乡镇、农村等区域的奥克斯,在下沉市场取得突破,是中国大众市场第一品牌。

下沉、“出海”做的还行,不代表能摆脱同行围猎的命运。奥克斯长期面临着市场规模与国内同行差距较大、边际扩张持续压缩市场的尴尬处境。关键,头部同行老早就资本化了,即是空调行业的巨头,又是股市热门龙头,持有流通性更高的融资渠道,奥克斯捉襟见肘。

奥克斯迫切需要IPO翻身。为何奥克斯迟迟没IPO?大概率是,未获得市场公认的估值定价。DeepSeek上未搜集到奥克斯空开明确获得VC/PE融资的信息,这无疑是走向IPO的一大阻碍。为何奥克斯2025年港股IPO呢?跟港股大热有关系,消费赛道扎堆上市,“阿猫阿狗”凑热闹,奥克斯这样一家具备国内外市场规模的空调公司,没有理由不去港股搏一个未来。遗憾的是,奥克斯1月冲刺IPO失败了,它们最近卷土重来,二次闯关港交所意图破局。

华为空调一年省出300度电,雷军约战董明珠,格力凭何不降价能赚更多钱?

格力高管:35年不搞价格战!不降价反而赚更多?

@雷科技:9 月 6 日消息,格力高管朱磊近日接受采访称:35 年来格力从来不做价格战的冲动参与者,一直在做价值战的长期主义者。此言一出,社交媒体的评论区瞬间引发大家的热议,有人觉得格力死咬着价格不松口,纯属头铁;也有人觉得人家在一片打价格战的风气里还能坚持自我,特别不容易。

大家都知道,格力在家电圈那可是实打实的老大哥。从 1991 年成立到现在,满打满算都有 35 年了,说它是行业里的“老炮儿”一点也没毛病。

这些年空调市场的价格战就没消停过,特别是今年上半年,竞争那叫一个激烈。美的、海尔线上空调均价直接杀到 2500 元左右,就连小米靠着低价策略,都进线上销量前三了。再看格力,线上均价愣是稳稳保持在 3200 元左右,这价格差,其实都够买好几样小家电了。

很多人不理解:现在大家都在疯狂降价抢客户,格力咋就非得死扛着不降价呢?其实这事儿得结合前一段时间那场轰轰烈烈的“空调数据大战”来看才更明白。

华为空调一年省出300度电,雷军约战董明珠,格力凭何不降价能赚更多钱?

更有意思的是后面的“拆机大战”。格力直接放话,说小米新出的产品用的还是老掉牙的接线工艺,自家四年前的产品都比它强。小米这边也不含糊,反手作了首打油诗,阴阳怪气格力拿三年前的旧款来比新品,还吐槽格力“三年新物当旧骸”。

从这场数据大战中可以看出,格力觉得销售额和技术实力才是硬指标,就像董明珠之前质疑的“某品牌空调卖一千块,难道是纸糊的吗”;而小米更擅长用销量增速和智能化体验打动年轻人,70% 的小米空调用户都会用智能联网功能,这招确实戳中了年轻消费者的心。

这也反应出,格力靠硬核技术说话,坚信好产品不怕市场考验;小米则擅长用互联网那套,靠数据讲故事打市场。

华为空调一年省出300度电,雷军约战董明珠,格力凭何不降价能赚更多钱?

(图源:微博)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