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谈妥了?美国3路人马离京,特朗普主意变了,错过与中方见面机会
据外交部官宣消息,美国前财长盖特纳、亚洲协会会长康京和等3路人马结束访华行程离京,这边特朗普又生变数,直接打乱中美高层会面节奏。
美国前财长、华平投资集团主席蒂莫西·盖特纳近日在中国访问,先后到访北京、上海。盖特纳对中国长期向好发展充满信心,对美中关系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保持乐观。他表示,北京是全球投资者的热土,华平投资集团愿同北京在金融、科创、医疗健康、城市更新等领域深化拓展合作,共抓机遇实现未来更大发展。
特朗普放鸽子,G20峰会缺席背后有盘算
特朗普突然宣布拒绝出席南非G20峰会,对外甩锅南非在巴以问题立场,还拿当地《土地征用法案》说事。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,这借口站不住脚。
美国(资料图)
大选当前,特朗普要抓牢保守派选民。炒作南非“白人受迫害”话题,能迅速调动国内保守派情绪,给选民留下“保护美国价值观”的强硬形象。对华态度上,缺席峰会也是在向国内释放信号——不会对中国“手软”,借此稳住右翼支持者。
G20峰会本是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场合,南非推动的议程涉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,这动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奶酪。特朗普干脆选择不来,避开正面交锋。再加上制裁南非的动作,也有间接向中国施压的意味,想在经贸博弈里多拿筹码。
中美密集接触,谈了啥又卡在哪
据澎湃新闻报道,盖特纳带队访华,在金融议题上聊得不少。他公开表示看好中国经济,双方就全球金融稳定、中美金融合作交换意见。但这边刚谈完,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又加码,前脚说合作后脚搞封锁,这种操作让谈判成果大打折扣。
展开全文
特朗普(资料图)
康京和作为亚洲协会会长访华,中国外交部长会见时特别强调民间交流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。博卡斯率团来华,刘建超、马朝旭等分别会见,青年交流、地方合作这些议题都有涉及。但美方在科技、军事领域小动作不断,谈判桌上的友好气氛和实际行动严重脱节。
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全面围堵,军舰军机在台海、南海频繁挑衅。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,让中美好不容易建立的对话基础变得脆弱。谈判桌上的共识,随时可能被美方单方面破坏。
变数之下,中美关系走向成谜
特朗普缺席G20峰会,直接影响中美高层对话安排。原计划中的会面机会没了,后续沟通渠道何时重启、以何种方式推进,都成了未知数。这一突然变动,让中美关系刚有起色的势头被打断,未来不确定性陡增。
从长远看,美国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,正在不断消耗中国的信任。经贸合作受阻、科技交流停滞、外交互信下降,这些问题不解决,中美关系很难真正回到正轨。美国政客为了短期政治利益,牺牲两国长远合作,最终损害的是双方民众的利益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中国对美政策始终明确,欢迎合作但也不怕斗争。在金融领域,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、扩大金融开放;外交层面,积极与美国盟友对话,拓展合作空间。面对美国遏制,中国在芯片、航天等关键领域加大自主研发,用实力说话。
反倒是美国该好好想想,霸权思维在21世纪根本行不通。继续搞单边制裁、技术封锁,不仅解决不了自身问题,还会让国际形象受损。只有摒弃零和博弈,以平等姿态和中国对话合作,才能在全球经济复苏、气候治理等议题上找到出路。
评论